盧柯
  本報訊(記者武永明)國家首批“萬人計劃”日前公佈,其中被視為衝擊諾貝爾獎的6名傑出人才中,出生於甘肅華池縣的中科院院士、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盧柯成功入圍。
  盧柯,男,漢族,1965年5月出生於甘肅華池縣,1985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,後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學專業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。主要研究領域為金屬納米材料、非晶態合金、非平衡加工、低維材料的熔化與過熱等領域,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80餘篇。他16歲上大學,30歲成為博士生導師,32歲擔綱“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”主任,36歲出任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,38歲當選為中科院院士,曾獲國際亞穩及納米材料年會金質獎章和青年科學家獎。
  1984年底,當盧柯準備考研的時候,黃日華、翁美玲版的《射雕英雄傳》開始熱播,其他考研的同學都放棄觀看該劇,但盧柯一集不落地看完。他有嚴格的時間表和工作計劃,多年來一直恪守著這個時間表,依然每天工作到晚上10時。盧柯曾說過,“我非常有幸,從事了這個全世界都關註的研究領域。”也常常跟學生說:“任何事情你都不可以說,別人做過了,我沒戲了。科學研究永遠需要冒險的勇氣,要敢於想別人之不想,做別人之不做;前幾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,在陶瓷里找到了超導,在塑料里找到了超導,這是人們想都不會去想的事情。”
  2000年,盧柯在《科學》雜誌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,納米材料“鼻祖”格萊特教授認為,盧柯課題組的這項工作——發現了納米金屬銅在室溫下具有超塑延展性而沒有加工硬化效應,延伸率高達5100%——是“本領域的一次突破,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”。2004年4月16日,《科學》雜誌發表了盧柯課題組的最新成果,《科學》雜誌的評審人認為,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突破,是其他任何強化技術無法達到的。它“再次用極為漂亮的實驗結果演示,通過在納米尺度上的結構設計可以從本質上優化材料的性能和功用”;《自然》雜誌的評價是一個疑問句——“在一個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里怎麼還會做出東西來?”
  ■新聞鏈接
  “萬人計劃” 中國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(又稱“萬人計劃”),其目標是利用10年時間遴選支持1萬名左右能夠代表國家一流水平、具有領軍才能和團隊組織能力的高層次人才。該計劃分三個層次七類人才,第一層次100名,為具有衝擊諾貝爾獎、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的傑出人才。第二層次8000名,為國家科技和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領軍人才,包括科技創新領軍人才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、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、教學名師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。第三層次2000名,為35歲以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拔尖人才。首批6名傑出人才、72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199名青年拔尖人才入選名單日前已公佈。  (原標題:國家“萬人計劃”首批6名傑出人才日前公佈 甘肅籍科學家盧柯入圍,有望沖諾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s06b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