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(左一)指自己也會定期照腸鏡,至今已切除過3次息肉。香港《文彙報》
  中新網10月22日電 飲綠茶可以預防大腸癌?洗腸可以力抗癌魔侵襲?香港《文彙報》22日報道說,香港男士健康學會21日公佈一項調查發現,港人對大腸癌的認識有謬誤。
  據報道,該學會於上月進行調查,成功訪問518人,86%的受訪者知道腸鏡檢查有助減低大腸癌發病率,但當中66%人表示自己沒有定期進行腸鏡檢查。
  調查同時測試受訪市民對大腸癌的認識,結果顯示,港人對腸癌的認知出現5大謬誤,包括認為喝綠茶或益生菌飲品、吃奶酪、甚至洗腸可以預防大腸癌;大便經常不能形成“香蕉狀”便是大腸癌的風險因素;認為生痔瘡跟大腸癌有關;大腸癌早期病徵明顯;照腸鏡很辛苦。
  僅26%人知大腸癌屬常見癌症
  調查也反映有少數人認為,65歲以上長者、肥胖的人、亂服瀉藥的人才需接受大腸癌篩查,僅26%人知道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。
  香港大學內科腫瘤科助理教授邱宗祥表示,2011年香港癌症統計數據中心數據反映,大腸癌已經超越肺癌成為香港頭號癌症,每年病發數字高達4450宗,死亡人數可達1904人。
  邱宗祥說,只要年過50歲、有家族病史、家族有人患過結腸息肉或慢性結腸炎、長期進食高脂食物等都是患大腸癌的高風險因素。
  他續指,有22.7%患者屆第四期才確診大腸癌,5年存活率比頭三期患者大幅下降五成至七成。
  他提醒,定期進行腸道檢查或大便測試是最有效預防腸癌的方法,如排便習慣突變,即突然持續便秘或腹瀉、糞便形狀突變、體重下降、下腹不適等徵兆,要儘快求醫。
  受訪港人對大腸癌的五大認知謬誤
  《文彙報》也根據香港男士健康學會提供的資料,整理出受訪港人對大腸癌的五大認知謬誤,及相應問題的正確答案。
  1. 喝綠茶或益生菌飲品、吃奶酪、甚至洗腸可以預防大腸癌
  正解:沒有醫學證據顯示可以預防大腸癌。
  2. 大便經常不能形成香蕉狀便是大腸癌的風險因素
  正解:若屬突然出現的現象,可能是大腸癌的最早徵兆;但如果大便經常不能成香蕉狀,可能屬其他腸道問題,但並非大腸癌的風險因素。
  3. 生痔瘡跟大腸癌有關
  正解:大便出血是生痔瘡和大腸癌的共同徵兆,市民易將兩者混淆。但兩者在病因上並無關係。
  4. 大腸癌早期病徵明顯
  正解:大腸癌早期病徵不明顯,如出現大便出血等癥狀,可能已屆末期。香港有48%大腸癌患者至第三四期才確診。
  5. 照腸鏡很辛苦
  正解:進行大腸鏡檢查時,醫生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,減少患者的焦慮與不適。  (原標題:大便非香蕉狀未必大腸癌 港人認知存謬誤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s06bs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